2015-01-12 人氣:1500【公平交易】 陸反壟斷 去年罰91 億創紀錄
陸反壟斷 去年罰91 億創紀錄
不只朝外資開刀 也加強取締內資企業 濫用行政權力、地方保護主義列今年調查重點
【記者孫淑瑜╱綜合報導】
2014年中國大陸高舉反壟斷利劍,對擾亂市場秩序的內外資企業毫不留情,一年內共開出人民幣18億元(約新台幣91.8億元)的罰單,創下歷史紀錄。下一階段大陸反壟斷調查重點,將轉移到破除各種形式的行政壟斷。
中國經濟網指出,這18億元的罰單當中,逾12億元是2014年8月大陸國家發改委對日本住友等八家汽車零組件企業和日本精工等四家軸承企業,涉及達成零組件及軸承價格等壟斷行為所做的處罰,也是去年中國反壟斷罰單中的最大案。
其他如液晶面板、白酒、奶粉、車企、汽車經銷商及保險商等都未能逃脫;此外,微軟、高通、知名汽車巨頭(如奔馳、奧迪)陸續成為中國反壟斷調查對象,也引發各界關注。
人民日報引述人民大學商法研究所所長劉俊海表示,過去對跨國公司單純強調吸引、鼓勵和保護,現在開始強調執法和監管,同時,對內資企業也加強反壟斷調查。
因查處了一些外企,曾引起海外質疑中國選擇性執法;對此,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多次表示,反壟斷調查所涉及企業,外國企業只占10%。中國反壟斷不針對特定企業,不搞選擇性執法。
大陸反壟斷執法並非一帆風順,劉俊海表示,「市場上能形成壟斷勢力的大多是權力巨頭,查處這些財大氣粗的強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反壟斷對象往往是大企業,包括跨國公司和大陸央企。「我們不反對企業做大做強,而是反對遏制公平競爭的行為」。中國社科院美國所副研究員蘇華表示,大陸反壟斷執法機構面臨有限的執法資源與不斷增長的執法需要之間的矛盾,需要充實執法力量,加強機構間協調溝通,形成合力。
大陸進入「反壟斷法」施行的第七個年頭,今年執法重點將擺在破除行政壟斷。
大陸國家發改委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局局長許昆林表示,濫用行政權力、排除競爭和地方保護主義等,將是今年調查的主要內容。
【2015-01-04/經濟日報/A10版/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