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13 人氣:310[台灣 專利 申請] 疫情衝擊 去年發明專利申請轉負成長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21年9月7日
〔記者林菁樺/台北報導〕受到疫情衝擊,去年我國發明專利申請案是連續3年成長後又轉為負成長。經濟部智慧局統計,去年受理發明專利申請4萬3921件,本國人申請量持平,但外國人申請量減少6%,整體申請年減3.4%,而申請技術領域仍以半導體為首,但醫療技術、生物科技領域有2位數成長。
智慧局統計,我國發明專利申請技術領域以半導體的4775件為首,運算科技3999件次之。但就成長率而言,以醫療技術1496件、年增15.3%最高,生物科技1020件、年增11.3%次之。
智慧局指出,本國人申請前2大領域分別為運算科技2329件、半導體1952件,外國人則依序為半導體2823件、運算科技1670件;本國人以醫療技術成長28.7%最亮眼,運算科技、半導體、數位通訊減少3至12%。外國人以生物科技年增18.1%最高,藥物領域減少9.2%,半導體、運算科技、數位通訊下滑10至26%。
智慧局統計,去年台積電居「半導體」領域申請人首位,「運算科技」和「數位通訊」領域分別為我國瑞昱半導體和美國高通;智慧局指出,中國、美國、南韓均加重布局運算科技領域,並以中國年增27.7%最高,申請量首次超越美國。半導體領域部分,外國人申請量以日本最高。在數位通訊領域,美國申請量領先其他外國人,年增12.6%。
至於在醫療技術、生物科技、藥物領域申請方面,大江生醫居「藥物」領域首位,「醫療技術」和「生物科技」領域分別由日本大王製紙和美國建南德克領先。
醫療技術領域部分,外國人以日本申請量最高,並增長12.9%。生物科技領域部分,美國申請量領先,但日本、中國均加重布局,年增10至26%。在藥物領域,美國申請量為外國人最高,但與日本各減少18%、13%,中國則年增20%。
智慧局表示,自從2019年底中國發生COVID-19感染,疫情迅速擴散全球,因外國人申請減少下,去年我國發明專利申請案4萬3921件,年減3.4%,自連續3年成長後轉為負成長;主要申請國家僅南韓成長,日本、美國、中國與德國均減少。